×

用户登录

袁泽民

分享到:
打印 字体:
2025-07-30 16:50 来源:常德市博物馆

袁泽民(1881-1927),字延祖,号绍乾,汉寿龙池新钱塘(今百禄桥乡梧桐村)人,自幼聪颖,勤奋向学。1903年,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。翌年,留学日本东京警视厅学校,后相继进入宏文学院普通科、正则英语学校和明治大学政治科学习。

留学日本期间,袁泽民经常和留日进步学生一起,探讨救国救民道理,并积极加入同盟会。当时,同盟会经费不够,袁泽民和同学们利用中国传统的说书形式,组织各种讲演会,进行募捐。他的讲演以抑扬顿挫的声调,生动活泼的手势,时而愤怒地抨击清政府腐败无能,时而慷慨激昂地阐述同盟会振兴中华的主张,声泪俱下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,纷纷解囊相助。袁泽民才华出众,深受孙中山、黄兴器重。孙中山曾题“博爱”相赠。黄兴曾书“仲连自为天下士,李白岂是蓬蒿人”堂联相励。

1911年10月,袁泽民离日本回国,参加辛亥革命。翌年,被任命为汉寿自治公所所长。接着,又被选派为湖南省议会议员。他关心民众疾疾苦,散发积谷,周济穷人。不久,再去日本明治大学续读。毕业回国后,创办江汉大学,自兼教务长,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。这时,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,打击革命党人,袁泽民遭到通缉,被追逃亡日本,先后任日本东京志成学校学监和日本明治大学汉文讲师。他一边讲学,一边著书立说,著有《中国英雄传》《法学通论》《演说集》等书。

1916年3月,回国投人入讨袁护国战争。7 月,委任为湖南都督府秘书官,旋调武陵道道尹,管辖岳阳、常德、大庸等15县。他为官清廉,秉公办事。这年冬,汉寿大财主刘冕武与杨西川争夺大连障,杨西川派人送巨款给袁泽民,请求支持,搞刘冕武,他断然拒绝。堂兄袁绍陶深为惋惜,袁泽民正色道:“贪赃则枉法,枉法则事无曲直,何以为政乎?”秉性刚正,不求苟合,出任武陵道尹不久,因为不满时政而辞职,寓居上海,著《处世论》击时政。

1924年,国共合作,袁泽民十分欣慰。他与林伯渠交谊很深,很快赶到武汉与林伯渠相见,畅谈天下大事,抒发政治观点,投身革命。不久,因肝病复发,在长沙疗养;1927年,蒋介石发动“四·一二”政变,屠杀共产党人,他大骂蒋介石不讲“忠信”,丧失“礼义”。虑及国家前途,忧心如焚,病势加重。8月,病逝于长沙,时年46岁。

终审:陈丽宇
【我要纠错】 责任编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Baidu
map